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探索创新党建工作,全面开展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着力构建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3月10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与学校乡村振兴帮扶村牛楼村党总支开展院村结对、互联共建新探索。双方支部所属党员代表和上级党组织代表出席,驻村工作队队员参加了活动。

皖北三月,春和景明。在校组织人事处副处长高天睿、太和县宫集镇党委书记范兆彬见证下,牛楼村党总支书记刘若云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副书记李支援签署了《党建结对共建协议书》,并举行了党建共建单位授牌仪式。通过签订协议,实现双方党建理论同学、服务同行、品牌同铸、成效同享,为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双方就党建工作的基本情况和各自丰富的教育资源进行了详细交流,对未来的合作进行了深入的商讨,期待构建 “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帮扶共建”的党建新格局,促进学院和地方更大的发展。


刘若云介绍,牛楼村地处两市三县交界地带,现有人口5000多,100多党员。作为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久久av网|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久|午夜精品a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av|日韩亚洲欧美综合的帮扶村,牛楼村近几年进入快速发展期,形成了特色产业,乡村各项事业有了长足发展,村集体经济收入今年有望突破200万元。
高天睿介绍,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师资力量强,宣讲有声势,教学有创新,思政工作有特色。牛楼村有奋发有为的干群,有乡村振兴的模范,有丰富深厚的文化,双方未来可以在理论宣讲和实践基地建设上共建共享,深入合作,探索建立党建共建共享长效机制。
范兆彬指出,开展联学共建对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他期待共建双方以党建合作为载体,互学互促、同向同行、共建共赢,形成校地党建共融互促的长效运行机制;共建双方协力探索高校和乡村党建共建新模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建立更全面、更深入的合作模式,共同提升党建工作水平,服务师生、服务农民,共同打造新时代基层党建品牌。
签约仪式后,双方支部开展了一次主题党日活动。来自我校宣讲团的时磊、陈为科、徐中圆等老师面向牛楼村的党员,分专题宣讲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家还围绕着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农村的落实、“两会”热点问题、乡村振兴等话题进行了讨论。(图文:杨严严 审核:何丽娜)